4月1日,潮新闻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中国残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了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的通知,要求4月至11月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相关活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奋进新征程,逐梦新时代”。通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不断提升残疾人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展示残疾人文化艺术成果,并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增强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活动期间,各地将组织开展“书香中国·阅读有我”活动,围绕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及阅读权益保障论坛、“4·23世界读书日”,广泛组织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大力推进阅读活动进残疾人服务机构、进特教学校、进残疾人家庭,引导广大残疾人多读书、读好书。积极挖掘区域资源,打造和拓展残疾人阅读活动品牌,调动广大残疾人参与全民阅读的热情。积极开展阅读助残活动,以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文化进社区项目为载体,组织开展面向社区、面向农村残疾人捐助图书活动,各级公共图书馆组织志愿者向重度残疾人提供送书上门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同时,结合《马拉喀什条约》落地实施,推进残疾人阅读权益保障,积极开发推广盲文出版物、有声读物等阅读资源,发挥中国盲文图书馆、各地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及其他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作用,创新方法推动数字阅读,使残疾人可以就近就便享受阅读服务。
中国是世界上残疾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22年,我国残疾人口数超8500万。为有效提升残疾人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进一步丰富广大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国自2010年起开展全国残疾人文化周。
目前,各地每年围绕残疾人文化周已经举办了许多活动。包括具有本地特色的残疾人文化节、残疾人运动会、残疾人文化展等等,不仅让残疾人群体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还让更多人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和文化,关注残疾人的权益和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