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⑦#凡科股份联合创始人柳捷: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

天目新闻 见习记者 徐钡儿 伍希敏2022-11-06 09:11全网传播量4.4万
00:00
00:00

编者按:

共建网络世界,共创数字未来。一年一度的“乌镇时间”又将开启。已进入第九个年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见证世界互联网技术迭代更新,推动更多产业插上互联网翅膀,也激发一批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投身互联网科技领域创业。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天目新闻今起推出特别策划《@追梦人》,他们都与乌镇峰会有着不解之缘,他们都是创业路上的领跑者。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追梦故事。

WechatIMG6145.jpeg

“在现场感受到互联网大会火热的气氛,也第一次见到了很多在当时还没有名气的一些公司,后来都成为了各自领域里的知名企业。”回忆起参加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经历,广州凡科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凡科”)联合创始人CMO柳捷感慨万分。

作为“80后”互联网青年创业者,柳捷说自己很庆幸赶上互联网发展的快车。在14年前同学的婚宴上,他与三位同窗一拍即合,决定利用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优势创立一家公司,为中小企业做软件开发。

222.jpg

瞄准互联网软件开发的风口

2010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柳捷和创业伙伴们瞄准了当时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迫切建站的需求,凡科应运而生了。

他坦言,“那时互联网的软件开发比较火,而且刚兴起,我们能想象到未来会有很多企业需要企业服务类的软件,所以选了这样一个方向去做。”不过,尽管瞄准了风口,创业之初依然困难重重。

和大部分的创业者一样,最开始创业需要一笔资金,他们主要靠的是自筹资金;公司创办以后,产品还没成型,还没有办法推出市场产生盈利,公司又需要源源不断地做开发上的投入。

柳捷表示,当时最主要的是财务上的困难,需要在项目型开发和产品投入开发两者之间进行抉择,“我们思考要不要去做一些项目型的开发,拖慢产品开发的节奏,以此换来公司财务的健康,但当时我们咬一咬牙坚持了下来,还是继续投入在产品开发,加快这个产品研发进度,在第二年就实现了收支平衡。”

创业初期,凡科定位于传统的互联网建站方向,但维护成本高昂、建设周期久,问题逐渐显露。而团队也逐渐意识到,低成本建站才是大势所趋,单一产品型输出不足以应付当时庞大的市场,只有把产品重新整合为项目才可能突出重围。于是,经过重新研发,首个自助建站平台凡科建站平台诞生。

产品刚推出市场,如何找到客户是一大难题。“大家一开始都是采用最原始的方法,通过最传统的软件,打电话或者是推销找到客户,并没有迈出互联网的一步。”主要负责市场工作的柳捷坦言,后来他尝试在网络上通过搜索引擎,进行了精准有效地推广,获客效果不错, “那时候我们才发现,互联网推广才是最高效的推广方式,公司才度过了这个难关。”

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他们还慢慢摸索出以公司为名的“凡科精神”。柳捷指出:“一个是客户至上,我们做互联网产品都是先以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注重产品的用户体验度,另一个就是持之以恒、持续改进。”

互联网新技术带来新机遇

功夫不负有心人,创立于2010年10月的凡科,在2015年7月成功上市国内“新三板”。目前,凡科旗下拥有凡科网和营站快车两大业务板块,覆盖全场景营销门户、智慧电商零售、数字化门店等多种中小企业经营场景,现今用户已超过2800万,覆盖全国各地,还把业务拓展至海外。

在柳捷看来,如今互联网行业越来越多的C端产品转向B端,这个赛道发展会越来越精细化、多样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出现更多的细分领域,未来潜力不可估量。每出现一个新技术,其实对我们这些从业者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机会。”他举例称,在以前可能还没法想象的AR、VR技术,现在已经很成熟,市场也很巨大;再比如像人工智能这样的新技术,四五年前刚刚起步,但是现在也已经很火爆了。

柳捷表示,当市面上有一些新技术引出了新市场后,公司会相应地做一些产品开发,切入到这个市场,以数字化为核心做一些分析,反馈成指导经验来促进大家做相应的改进,让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加精细和智能,“这个是未来几年的大趋势,我们也在紧盯整个大行业的一些新技术,考虑研发一些短视频制作的工具,推进H5制作游戏的制作工具,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并紧跟行业新技术发展下做出的反应。”

如今,他仍深感自身很幸运,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热潮,“我觉得互联网很有意思的是,它是一个很朝气蓬勃的行业,每天都会有一些新的技术出现,特别是人工智能这样的技术,会不断颠覆我的一些认知,让我感觉小时候看到的一些科幻片的场景在逐步变成现实。”他直言,虽然干这一行常常感觉压力颇大,但是会促使自己不断学习一些新鲜事物。

凡科连续参加了七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与大会也有不浅的渊源。柳捷认为,世界互联网大会反映了整个中国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历程,在大会上可以看到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的未来。每一年大会的主题以及最受瞩目的行业大咖,都是当年中国互联网的一个缩影,“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小插曲,比如每年的互联网大佬的聚餐,就能看出当年最火的企业是哪几家。”

#@追梦人#思灵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李杨:突破智能机器人能力边界

#@追梦人#非白三维CEO茹方军:用三维扫描链接数字未来

#@追梦人#灵犀微光CEO郑昱:让ar眼镜走入日常生活

#@追梦人#墨卓生物CEO裴颢:用生命科学服务人类健康

#@追梦人#每日互动CEO方毅:用科技力量传播最大正能量

#@追梦人#驿公里联合创始人陈思渝:智能无人化技术让生活更便捷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最新评论(50)
甬鄞平安卫土 · 2022-11-07 04:33回复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叶剑伟 · 2022-11-07 02:30回复
关注
1111144 · 2022-11-07 02:09回复
关注
潮客_w4fkko · 2022-11-07 01:46回复
关注
天目潮客520 · 2022-11-07 01:28回复
数字化
潮客_iv5suh · 2022-11-07 01:28回复
数据管理化
微风习习 · 2022-11-07 01:27回复
梦想
潮客_w3v3lo · 2022-11-07 01:08回复
数字化管理
潮客_2ajr5o · 2022-11-07 00:20回复
👍
百川纳海 · 2022-11-06 23:49回复
😀
徐高斌 · 2022-11-06 23:36回复
👍👍👍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