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浙江速度”再一次闪耀全球。浙江组织“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各地的出海抢单团迅速跟进。
一趟趟包机即刻启程,一批批浙商直奔各国。在复杂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外贸人出海抢订单,看似拼的是速度,其实更是眼界格局,是审时度势,是决策魄力。即日起,天目新闻推出“我在国外抢订单”系列报道,记录浙江人海外抢订单的精彩故事。
1个人,30天,带着装满100件样品的两个30寸大行李箱,走遍15个欧洲国家,完成300万美元的新增订单。几个数字串起来,就是宁波宸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奇峰今年8月的写照。
随着“新十条”的发布,几乎一夜间,浙江“出海抢单团”再出发。其实,从今年7月起,以宁波为代表,不少城市已经开启了商务拓市场往返包机行动,抢抓时间“拼经济、稳订单”。天目新闻记者对话今年下半年已两次“出海”的顾奇峰,请他讲述时隔三年,与海外客户相见的“痛并快乐”之旅。
以下是顾奇峰的自述。
顾奇峰(右二)与欧洲客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带上样品跑遍15国
行程最紧凑时每天跑一个国家
我做外贸20年,欧洲市场占公司80%的比重。疫情之前,平均每年到国外拜访客户两次。疫情发生后,有近三年没能与海外客户见面。
8月1日,我从杭州乘飞机前往意大利米兰,先后到丹麦、希腊等15国,最忙的时候,每天都要换一个国家:早上5:30起床,先与国内公司视频会议;7:00出门拜访客户,9:00开始商谈,下午1:00至2:00结束;后赶往机场,搭乘下午5:00左右的飞机前往另一个国家;到达酒店整理完毕通常是凌晨1:00。
陪伴我整个欧洲之行的,是两个30寸的大行李箱,一个双肩背包,以及一台笔记本电脑。这些行李中,装着公司参加广交会时的所有样品,共计约100件。
我们公司主要做小型电子产品,样品大多微小易碎,如何最大化利用行李箱空间、摆放并保护好每一件产品,使之在旅途颠簸中不受损伤,费了我一番心思。
把所有样品拿出来摆放好、贴好价签,需要1个小时;展示完后再收纳回去,又要花费2小时;回到酒店,还要再整理检查一遍……这样的流程,我在欧洲的每个国家走访时,都至少重复了一次。
带着繁重的行李,我一个月来一直在机场、租车点、客户公司辗转,像在15个国家挨个开了一次“小型广交会”。这30天的行程,可以用5个字概括:痛并快乐着。
欧洲客户三年没见
欢迎派对后合作商变亲切朋友
三年之后再见,我和欧洲客商彼此都非常激动。这也让此次商贸之行,变成了一场友谊之访。
每次会面,欧洲客商都要寒暄一番,上来先问三个问题:“中国现在怎么样了?你家里情况怎么样?你们最近生意如何?”随后邀请我一道吃饭。我也特地从国内带了茶叶、丝巾、白酒等欧洲人喜爱的中国特产,送给久未见面的伙伴,这在过去都是没有的,大家从交易双方变成了朋友。
最让我感动的是法国客户为我精心准备的“Surprise”(惊喜)。到法国的某天上午10:00,我到达巴黎客户的公司,两个工作人员带我上楼,谁知一进会议室,十几名客商拍手欢迎,开启的香槟喷出老高,整个会议室布置得像生日派对,大屏幕上写满欢迎,桌上堆满了法国当地的蛋糕,客商自己做的披萨、香肠……
一趟下来,我真切地感受到法国人的浪漫,以及外国客商对中国人的热情。
顾奇峰(左一)与欧洲客商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面对面交谈胜过冷冰冰的邮件
收获300万美元更收获温度和真情
未见面的三年里,我和公司同事也一直与国外客商保持着邮件联络,每年大约有200万美元的成交额。但是欧洲之行下来,除原有交易外,我还收获了300万美元的新增订单。
这300万美元是“有温度的订单”:面对面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流露,远胜过邮件里冷冰冰的就事论事、无情地讨价还价。
很多次订单成交后,客户都与我热情拥抱;在荷兰的7天里,客商专门为我准备了一间办公室;波兰客户道别时,热情地朝我喊:“小伙子,请下次一定再来!”
这次欧洲行不光是推介自家产品,也是展示浙江制造、中国制造的一次机会,走访中,外国客商感受到中国稳定的供应链,坚定了他们合作的信心。可以说,如果我没有出这趟远门,就不会收获300万美元的增量订单。
回程享受政府的“保姆式”服务
为争取订单再度踏上环球行程
在欧洲的每一次出行,我都一个人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幸好返回时,赶上了宁波政府从布达佩斯起飞的包机,体验了一把“保姆式服务”:放行李有人帮忙,登机十分快捷,机上服务也很贴心。坐在飞机上,我都忍不住哼着“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
宁波政府包机 图片来源:东方航空
有了上次出国经验,今年11月14日到11月30日,我再次踏上“出海抢订单”的旅途,这次的目的地是美国,随后到荷兰,最后一站回到香港,相当于绕了地球一圈。
有人的地方就有烟火,就有生意。期待外贸市场迎来更好的复苏,曙光就在明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